5種習慣,你可以不用這麼厭世
精華簡文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瀏覽數
5種習慣,你可以不用這麼厭世
Web Only厭世、無力、倦怠、疲憊,沒完沒了的空虛,要如何找回新鮮的活力呢?我們其實可以過得更開心。
智慧型手機、八卦、社群媒體、藥物濫用、永遠回不完的電子郵件、漫無目的地瀏覽網頁、電視、電玩、沒必要的會議、尋找特價品;過度從事這類活動,會消耗你的活力、生產力、工作的意願,最終也會讓你活得更不充實。
其實你不必這樣。接下來就是有助追尋成功和快樂的5種習慣:
1. 避免被動使用螢幕
許多人得靠電腦螢幕來完成工作,稱之為主動使用螢幕,這代表我們是在為世界做出貢獻。
另一方面,被動使用螢幕,並不是在主動追求對你和你的家人來說很重要的事,而是在強化「讓事物和人生隨意發展」這種想法。想獲得最大的成功和滿足感,就要避免被動使用螢幕,除非那是件真的非常讓你興奮的事──例如熱門電影、重要賽事,或是其他會讓你心跳加速的事。
2. 寫日記讓自己沈澱
研究顯示,寫日記可以讓人更心懷感激,而單只是心懷感激,就可以讓你更快樂。寫日記還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,幫助你在未來做出更棒的決定,能更快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。
3. 拒絕無法引起你共嗚的邀約
更明確來說就是,拒絕那些你沒有興趣、無法讓你興奮、無法撥動你心弦的事物。
顯然,對於有恐懼或自信問題,或是沒有投入時間幫助他人的人來說,這並不是件好事;這樣的人或許應該多抓住一些機會。
但對其他人來說,拒絕通常代表更重視自我,也能帶來更多成功,並改善和維持自身健康,讓你更能幫助其他人。重點在於:有效利用你的時間。
4. 清理你的思緒
身為極簡主義者,你會創造一個有助避免胡思亂想的環境,讓你更不會分心;這對生產力和心理健康都非常有幫助。你當然應該用心愛的事物好好犒賞自己,但前提是你真心喜愛,而不是因為同儕壓力或社會常規。
5. 多玩樂
沒有特定結構的玩樂時間,對成人和孩童都有益處。玩樂讓你的思緒得以漫遊,亦有助刺激你的思緒。當然,多玩樂不一定能帶來更多靈感,但多工作當然也不會。
事實上,過量工作與工作倦怠和思考僵化有關,而兩者都有可能會拉低生產力、效率。聽來不符直覺,但多玩樂可以帶來更大的成功和滿足感。
改變吧!畢竟「如果你總是做過去在做的事,你永遠只會得到過去得到的結果。」
資料來源:Entrepreneur
關鍵字:
文章下載
PDF下載 付費閱讀 下一篇 厭世影展:承認吧,厭世就是療傷止痛的開始作者─顏擇雅
還是新人,從實踐中確認新聞不是人云亦云;請睜開雙眼放下成見,卻不要失去態度,這是我的視野,你可以否定,但無法取代。造訪我的網站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