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學人
.2公尺長的銅製容器,容器內則是高放射性核廢料。
環境
核廢料存放與處理迫在眉睫,恐將成下一個引爆民怨的定時炸彈。儘早讓流程公開透明,讓當地民
環境
無論擁核反核,都必須面對核廢料的難題——台灣地小人稠,難找合適的貯存地點;送到海外再處
環境
從過去到未來,核一到核四廠可能產生的高階核廢料,必須興建面積八十五公頃、五百公尺深的地
經濟學人
機器人於1960年代即開始負責生產線上的低下工作,現今全球己有超過100萬台工業用機器
環境
反核廢料運動35年後,蘭嶼面對新難題:觀光讓小島人心思變。曾經喚起蘭嶼環保意識的阿文現
人物觀點
5小時內,討論了包括年金改革、同性婚姻與核廢料等充滿爭議的議題,但卻不給出明確答案,他
政治社會
從年金改革,再談到近日風風火火的婚姻平權,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帶領近七百位民眾,直面爭議
專欄
紀錄片《輻射圍城》殘酷地揭露,蘇聯為發展核武,如何高壓管控並犧牲人民。今日亞洲衝突加劇
專欄
對台灣人而言,感受小確幸最重要、最容易的方式,就是一頓美食。臉書上分享最多的照片也是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