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財經週報:勞基法新制上路,你的上班時間能減少?
精華簡文
圖片來源:劉國泰
瀏覽數
天下財經週報:勞基法新制上路,你的上班時間能減少?
Web Only勞基法新制將在週四(3月1日)上路,資方在原來一例一休的基礎上,獲得人力調度彈性,但卻被勞團譏諷為倒退30年。新勞基法究竟能否兼顧資方排班需求與保護勞工權益?以下是本週最重要的財經大事:
#1:勞基法修法,愈修愈過勞?(關鍵事件:2/26主計處發佈受雇人員統計、3/1勞基法新制上路)
即將上路的勞基法新制將鬆綁「七休一」,讓勞工可以連上12天班,同時也放寬單月加班上限到54小時,加班費則改為核實計算,並規定加班相關事宜要經勞資協商。政府希望可以兼顧資方彈性調度人力需求與保護勞工,但勞團與部分學者對資方的不信任感,也讓法條中的「勞資協商」不被信任。
過去一年,對加班與工作時數規定較嚴格的一例一休,究竟有沒有緩解台灣勞工過勞的現象?
根據勞動部去年公布的資料顯示,台灣勞工2016年全年總工時達2034小時,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去年公布的數據相比,台灣的超長工時在先進國家中排名第六。
至於2017年,從主計處公布的受雇人員加班工時數據來看,一例一休上路後的確讓製造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的加班時數下降,但如果用總工時來看,製造業及服務業受僱人員2017年1月到11月的工作時數卻不減反增。(表一)
如今,政府為了給企業主較高的彈性而在即將實施的勞基法新制中,放寬加班工時及一例一休的限制,2018年台灣勞工的全年總工時到底有沒有可能明顯縮短?就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#2:川普不只讓薪情飛揚 美國製造業真的復甦了(關鍵事件:2/28美國公布2017年第四季GDP)
川普上任週年,製造業時薪在這一年來快速成長,製造業勞工的失業率也月月下滑。雖然狂人狂語如故,甚至最近對北韓的制裁還掃到一名台商,但是受惠全球景氣循環處於復甦階段,美國現在確實朝著「再次偉大」的目標在前進。
從2017年以來,美國製造業產值成長轉正,並維持了連續三個季度的成長,是2011年以來美國製造業維持最久的一波成長浪潮。(表二)
雖然製造業成長速度開始走緩,但是從美國供應鏈管理學會(ISM)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持續維持擴張的情況看來,這波成長的勢頭還會持續。
而美國的總體經濟預期將受惠於川普減稅的帶動而加速成長,IMF對美國2018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也由2.3%上修至2.7%。
#3:歐美景氣穩健復甦 台灣出口跟著受惠(關鍵事件:3/1經濟部發布2018年1月外銷訂單統計速報)
受惠於歐美景氣復甦需求暢旺,上月底經濟部公布的2017年台灣外銷訂單總計4928.1億美元,創歷年新高,年增率10.9%,同樣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。根據經濟部統計,台灣外銷訂單已經連續17個月呈現正成長走勢。
來自歐美的訂單是推升2017年外銷訂單成長的主要動力,而兩岸緊密的供應鏈關係,也讓中國大陸及香港在2017年為台灣外銷訂單成長貢獻3.5個百分點,是成長最主要來源。其次是製造業復甦強勁的歐洲。(表三)
資通訊產品與電子產品惠高效能運算、車用電子、物聯網的應用,以及伺服器、電競筆電的需求強勁拉貨,在2017年分別接單1475.7億美元及1269.7億美元,同時創下歷史新高。
另外,智慧製造、AI等議題仍持續熱燒,許多台廠擁有全球供應鏈的關鍵零組件,2018的外銷接單穩定成長的機會大。
關鍵字:
文章下載
PDF下載 付費閱讀 下一篇 勞基法給彈性,為什麼沒人信?作者─顏擇雅
還是新人,從實踐中確認新聞不是人云亦云;請睜開雙眼放下成見,卻不要失去態度,這是我的視野,你可以否定,但無法取代。造訪我的網站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