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sele Raulik Murphy:影響政策制定,讓城市開始改變/WDC臺北
精華簡文

圖片來源:許育愷
瀏覽數
Gisele Raulik Murphy:影響政策制定,讓城市開始改變/WDC臺北
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根據聯合國的報告,目前全球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,到了2050年城市人口將超過60%,面對人口激增丶交通丶極端氣候引發天災等問題,城市如何回應未來,打造永續宜居的生活環境? 長期推動設計政策制定的DUCO設計顧問公司合夥人Gisele Raulik Murphy提出了設計師促成政策制定的具體建議 。
政策是城市改變的指南,設計師從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
長期推動設計政策制定的DUCO設計顧問公司合夥人Gisele Raulik Murphy提出了3種方法。
首先是扮演催化者的角色,透過視覺方法作為溝通的語言,促進互動與知識交流。
第二是協助人民或利害關係人參與制定政策,DUCO曾在巴西為市長及利害關係人舉辦工作坊,在中小企業政策制定前,協助政府與市民一起討論。
Gisele Raulik Murphy指出,以往政府的作法是先做好政策規劃丶製作簡報,再透過新聞部門去和市民溝通,卻從沒想過可以逆向操作,邀請民眾在一開始就加入討論。以人為中心思考,讓政府部門的政策制定更加創新。
第三是運用設計協助政策制定。
原本在巴西辦理活動申請,必須經過20道手續丶填寫200頁文件,設計師將程序簡化為5個關卡丶6頁文件,但未登記罰款從230里拉(約2,100台幣)提高到1萬里拉(約9,300台幣),不但違規舉辦活動的情況減少,政府收入更因罰款提高而增加。
其他像是政府開放資料,設計師可透過視覺設計讓資訊更容易理解,英國也成立政策實驗室,將設計思考導入政策制定。
隨著設計的定義愈來愈寬廣,設計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。
【更多會後摘要,請前往:2016WDC國際設計政策論壇官網】
【更多「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」資訊,可至 官方網站/臉書粉絲團 查詢】
關鍵字:
文章下載
PDF下載 付費閱讀 下一篇 陳東升:每一個公眾都是社會設計師/WDC臺北作者─顏擇雅
還是新人,從實踐中確認新聞不是人云亦云;請睜開雙眼放下成見,卻不要失去態度,這是我的視野,你可以否定,但無法取代。造訪我的網站
